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香港 - 節慶 -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農曆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本來這天是中元節,慶賀初秋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香港人會在七月十四在家中祭祖,並且會燒街衣,各區於七月皆有舉辦盂蘭勝會或中元建醮。香港盂蘭勝會是始於中國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籍等移居到香港的人士,他們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從中國內地來到香港,將他們在家鄉流行的盂蘭節也一併帶來,以聯繫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



「盂蘭」本是佛家語,本作「盂蘭盆」,意思是「救倒懸」,是供養十方僧眾和神明的恩德,源出於我們民間耳熟能詳的故事《目蓮救母》。目蓮請教佛陀,如何解救身陷餓鬼道的母親,佛陀便指示目連在七月十五日供養十方僧眾,集合他們的功德,為目連的母親積德釋厄。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目蓮救母的故事與儒家傳統孝道不謀而合,而中國的中元節素來是祭祀三官大帝中的地官,道士又會在該日超渡亡靈,所以兩者混合起來,道佛並蓄,成為盂蘭節。


2019盂蘭文化節

今年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所舉辦的「盂蘭文化節」,透過展覽、座談及遊戲,向大眾講訴盂蘭勝會的傳統意義。

日期 & 時間﹕2019年8月16至18日, 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一號球場


本文照片攝於 2016年盂蘭文化節





盂蘭勝會請神儀式


請神儀式由道士首先誦經,接著出發請神,與會者沿路灑水以除穢氣,並有人提著燈籠及捆著紅繡球的柳枝開路,由會場出發,請出沿路古廟神像後才折返會場安放於神壇,常見的有「天地父母」、「南辰北斗」、福德老爺、城隍爺及區內廟宇的觀音、天后等,在返回會場的途中會先作「遊神」,即把神像抬到附近街道及重要建築物,隊伍由長老帶領,值理、家屬、街坊會員、樂師、戲班等隨行,沿途扛著香爐,敲鑼打鼓、奏樂及舞蹈,藉此祈求菩薩保佑街坊平安。安放神像後,請神隊伍會一起吃湯圓作結。






潮州人盂蘭勝會場地通常搭建了臨時的經師棚、神袍棚、天地父母棚 (前有三支蟠龍大香)、米棚、大士臺、孤魂臺(附薦臺)、神功戲棚和辦事棚等。






「搶孤」為潮洲傳統文化,鄉紳會將獻祭給孤魂野鬼的祭品濟貧,由於村民不時會互相爭奪,故被稱為「搶孤」。而現時的「搶孤」比賽,則由每隊輪流在高棚上拋出小米包,由台下的隊友以2米半長的特製竹籮爭接迷你米包。












Sourece: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220138/%E9%AC%BC%E7%AF%80%E4%BE%86%E4%BA%86-2018%E7%9B%82%E8%98%AD%E6%96%87%E5%8C%96%E7%AF%80%E5%8A%9B%E6%8E%A8%E6%BD%AE%E6%B4%B2%E6%96%87%E5%8C%96-54%E6%94%AF%E9%9A%8A%E4%BC%8D%E9%AC%A5-%E6%90%B6%E5%AD%A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