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之前,不丹是有一份官營報紙 Kuensel。不丹在2008年首次進行國會大選,為籌備該國走向民主,2006年不丹四世國王批准不丹私營辦報。
由2006年至今,不丹曾出現過12 份報紙,除了後來轉為半私營的不丹第一大報 Kuensel,其餘都是私營報章,而現在不丹只有總共 5份報紙 (包括Kuensel) 繼續營運。
Venus 在往返不丹的航班上都總會隨份報紙來看看
不丹私營報章的艱苦經營
在國王批准辦報的第一年,不丹出現了兩家新報社 Bhutan Times 和 Bhutan Observer。Bhutan Times 在2008年最高峰時員工曾達100人,但到2019年,只餘10人。Bhutan Observer 亦由曾經最多的56名員工,到2013年停止出版時的10人。
不丹報業曾在 2006年至2010年間風光一時,但過多的行業參與者,很快令市場飽和,不丹國小人稀,人口才70多萬,全國識字率才6成多,私人報章市場小,報紙9成的收入來自政府的廣告,僧多粥少之下,利潤攤薄,2012年不丹發生金融危機,更令行業走入低潮,之前結束的報社都是因為入不敷支,不能營運下去而結束。
除了 Kuensel,其餘仍在營運的私營報章是在虧蝕、負債中艱苦經營,就以不丹第一間私營報館 Bhutan Times,2008年報館的資產值達4千萬不丹幣 (50多萬美元),時至2019年,卻只剩不足1百萬不丹幣 (約1萬多美元)。不丹新聞從業員由原本對行業充滿憧憬,後來也因為工資生計而轉行發展。
疫情之下,不丹私營報業暫時雖然未有大幅裁員或倒閉,但因為很多政府部門也關閉,政府服務的相關廣告也隨之減少,而且航班暫停,旅館關門,報紙銷售也隨之下跌,不丹報業更冷若寒冬。
Venus 翻翻珍藏才發覺原來自己有留著已停刊的 Bhutan Observer
不丹政府對私營報業的政策
行業指望政府會推行政策扶助行業,例如租金和印刷費的資助,還有稅務減免等等,然而不丹三屆民選政府一直緊縮廣告預算,並轉向經網絡進行推廣宣傳,直接影響報章收入,在政策支援方面,政府的方向更是無為而治:交由市場決定。
不丹第二任總理 Tshering Tobay 在卸任後,曾撰文指不丹私營報章的艱苦經營,其中是包括來自半國營報章Kuensel 的不公平競爭。Kuensel 的辦公室是政府的,買印刷機有政府資助,汽車上掛著政府車牌可以在工作上帶來方便,政府在 Kuensel 發的廣告,比報章的報導篇幅還要多。Kuensel 還經營文儀用品、出售照片、宗喀語翻譯、書籍出版、資訊科技服務,全部都以政府資助及官方優勢,直接與私營行業競爭。Tshering Tobay 指出除非Kuensel 和政府真的有改革的決心,例如政府退出 Kuensel,停止對 Kuensel 的補助,分析Kuensel 其他非報章業務,否則最後不丹的私營報章會再無經營空間。
有業界人士擔心行業繼續萎縮下去,最後不丹可能只剩下 Kuensel 和BBS兩家官媒,再沒有獨立第三方去監察社會和政府的運作。
不丹報章簡介
Kuensel - 不丹最大的報章,每週發行六天,分別以宗喀語和英語發行,1967創報時原為政府內的刊物,1986年改革為每星期刊印一次的報紙,1992年Kuensel 開始脫離政府獨立運作,1998年完全停止收取政府資助,1999年Kuensel 開始有網上版,2006年Kuensel 在不丹交易所上市,現在是51%不丹政府持有,49%公眾持有。
Bhutan Times - 2006年4月30 出版的不丹英文報紙,是不丹首家私營報紙,出版首天的頭版是時為王儲的不丹五世國王專訪,以示國家對私營報紙業發展的支持。Bhutan Times 最初為每星期日出版,2007年12月改為逢星期三及日出版,後來又改回逢星期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