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門 @ 香港香港賽馬會雙魚河鄉村會所
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佔領香港島,並隨即在澳門拍賣香港土地,其中渣甸洋行花了超過五百萬英鎊買下了東角,即今日銅鑼灣東角道、怡和街、百德新街及渣甸坊一帶。
當時上述地段是臨海之地,地勢非常優越,有海灣供洋船停泊及築建碼頭、有海濱平地供建貨倉、又有小山居高臨下,更有清溪供水食用。
今日的波斯富街、禮頓道及怡和街一帶當時是一座天然翠綠山丘,名為東角山,渣甸進駐後又名渣甸山。渣甸洋行就在山頂蓋了一座兩層高歐式豪宅,作為大班府第及辦公室,名為渣甸花園」山上建有馬房和花園,成為開埠初期上流社會的社交「波場」,盡享維港美景。山腳下又建了一座大石門,每天守護著渣甸的紳士淑女乘坐馬車進出。
1923年,渣甸將東角山賣給華商利希慎家族,改名利園山,渣甸將大石門遷往銅鑼灣的貨倉作大門。1972年當銅鑼灣貨倉改建時,渣甸便將大石門送給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遷到賽馬會上水雙魚河俱樂部正門,定名怡和門。
拱門以原塊雕工精細花崗岩堆砌,並不很高大,然而厚重端莊,配上熟鐵煆打的黑柵欄,是典型的英倫莊園風範。兩邊石頭門柱各有兩塊青銅鑄造的牌子,右上方那一塊以中英文書寫“祗限會員,非請勿進”。
怡和門銅牌上這樣介紹:
"此門原放在禮頓山道怡和馬廐入口處, 後移至銅鑼灣該公司貨倉門口, 一九七二年當該貨倉拆除改建時, 怡和有限公司將門贈予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
賽馬會雙魚河鄉村會所的酒吧
Date of visit : 2014 Aug
Sour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