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我們來到馬降龍村, 經過培英書室和一列村屋門外, 這裏也明顯曾有型翻新, 幸好未至於太過份. 我們轉到天祿樓前, 天祿樓應是馬降龍村的重點開放碉樓, 可惜我們來到的時候, 門正巧上鎖, 我們只能在門外仰頭看著五樓陽台底的花紋裝飾.
我們轉到駿蘆, 這邊開放給遊客參觀, 不過室內陳設不及銘石樓細緻. 我們上到頂樓露台, 天台上了鎖, 上不了去, 我們在露台看出去馬降龍村, 這裏比自力村平實一點, 更多是客家式一層平房, 一戶挨一戶的伸展開去.
由於我們趕時間, 我們經慶臨里門樓離開馬降龍村. 乘了大半小時車, 我們來到江門風采堂, 這裏現在是一間中學. 在風采堂祠堂門前是一個大操場, 官方很驕傲的宣傳風采堂是廉政教育基地等等, 我就覺得風采堂的清末民初中西混合的建築風格跟現代中學的操場和課室是格格不入.
風采堂兩側的房舍建舍風格西方氣重, 左右兩邊的冷巷門樓上的圓型和拱型玻璃窗和拱型廊門, 很有西方建築特色, 部份剪影的話, 會錯認為歐洲大學或者小橫街的風貌.
我們進入風采堂祠堂, 這裏供奉余氏祖先余靖, 我們特別來看風采堂, 是因為它的建築風格, 沒想到當年金山阿伯引入中西合壁的碉樓不止, 西式建築更滲入祠堂, 風采堂的門廊採用西式的圓拱門, 風采堂牌匾前面的半涼亭, 用上生鐵雕花, 有維多利亞式火車站的風采, 但半涼亭的簷頂又用回中式裝飾.
風采堂是中裏有西, 西裏有中的建築, 傳統中見新衞, 而兩者合一竟又十分和諧典雅.
午飯後, 我們去到, 旅程最後一個景點,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 對國內的博物館沒有期望, 意料之外地這個博物館十分不錯, 博物館由江門五邑華人百多年前飄洋過海, 到美國等地做苦工賺錢的故事說起.
去美國做苦工生活艱苦, 踱洋越海的去美國, 只一趟三、四十天的船程, 已讓不少人丟命, 挨得到美國, 給監禁在邊境, 等候審查, 等候時間短則以數星期, 長則一年半載, 監禁環境當然惡劣, 或病或死, 終於輪到見入境官, 審查時家世背景逐樣問, 答錯一條立即被拒入境, 歸家無路就客死異鄉, 展覽館展示教面試的 “口供紙”, 現在看上這些查家宅的答問貓紙看似好笑, 實在一字一血.
就算成功過關, 入境做苦工, 給送去起鐵路, 或者甘蔗田做苦工, 生活條件極差劣, 監工虐打, 病死、自殺、傷殘、被殺不計其數, 每每百多人去, 不沒有十人能回, 又有多少個金山阿伯可以衣錦返鄉~
可惜趕時間回香港, 這趟開平碉樓之旅就此結束.
******************************************************
據說開平碉樓在2007年被平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前, 曾試過申請世遺失敗, 第一次申請世遺時, 宣傳重點在中西合壁的建築特色, 在西方評審眼中, 這些只是不倫不類輕微仿西方的建築物, 無建
築特色可言. 到2007年再申請時, 這次學會包裝, 推出 “感人的” 漂洋過海賣身養家的 “金山阿伯” 思鄉故事, 時代背景加家國情仇, 感動到西方評審, 終於申遺成功. 難怪, 我們讀文化遺產管理課程時, 也要修讀幾堂市場推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